
地鐵與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擁擠和充分利用空間外,還有運量大、正點率高、速度快等優勢。地鐵的建設,難度高,技術復雜,投資巨大。雖然,地鐵對于雪災和冰雹的抵御能力較強。但是對地震、水災、火災和恐怖主義等抵御能力很弱。此外,混凝土結構本身的強度、耐久性和可靠性也要求極高,而影響地鐵混凝土這些指標的主要病害是滲漏。
從現澆混凝土結構滲漏機理來講,滲漏主要由混凝土自身的孔隙、裂縫、施工縫造成,而裂縫的危害最大。
地鐵工程滲漏原因
地鐵工程在《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和《地鐵設計規范》(GB50108)的規范下,防水設防等級比較高,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為一級防水標準,區間隧道等附屬結構達到二級防水標準,無論一級二級均為“結構自防水+迎水面全封閉全外部防水”;在材料選用和施工做法方面也是以建議行業推廣的技術為主;應當說保證工程質量的基本條件具備,為什么還有著嚴重滲漏水問題,綜合分析滲漏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結構自防水由于以下原因達不到自防水目的
1、混凝土結構自防水由于可能出現的配比不合理、水泥計量不準確、加水過多、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固定模板的鋼筋孔隙不易堵嚴或模板支設不牢固發生位移、混凝土養護條件差、養護不到位等均致使結構自身達不到質量安全而削弱自防水功能。
2、混凝土的施工縫、變形縫、后澆帶等部位處理不當產生滲漏水
結構自防水功能是由“混凝土自身防水+縫的密封止水措施”來實現的,施工縫和變形縫的位置留設不當,止水帶偏位、損壞,施工縫被污染造成新舊混凝土之間形成夾層,導致新舊混凝土粘結不牢固出現空隙,混凝土后澆帶有兩條連結裂縫也是容易漏水的部位。
3、混凝土表面裂縫造成滲漏水
如水泥量過高硬化過程因溫度、濕度交替變化引起開裂、混凝土振搗不密實造成表面泌水,產生裂縫,養護不及時不充分導致因混凝土收縮產生開裂;地基不均勻沉降產生裂縫。
(二)、地下車站等明挖地段全外包柔性防水層做法及施工,由于以下幾方面原因易造成工程質量問題
1、結構側墻和底板外防內貼部位易產生滲水
外防內貼是防水層鋪貼在外圍護墻體上,與結構融為一體,由于防水層與結構墻體變形不同步,在防水層平立面的交接部位易拉裂而產生滲漏水,防水層和結構墻體不沾在一起,當防水層出現破損時,防水層與結構墻體之間會竄水而引起漏水,立面收口部位因防水層損壞從外側圍護墻過渡到結構立墻面。
2、施工條件環境不具備,又搶工期,導致柔性防水層施工質量不保證
地鐵明挖車站頂板為適應結構方面的變形,設計選用既有高拉伸強度、又具高延伸率的單組份聚氨酯涂料等、聚氨酯涂料俗稱液體橡膠,至今仍然是涂料性能檔次最高的,所以設計選材是得當的;但該涂料化學反應固化成膜的,需要一定的溫度、濕度,因此規范規定零度以下不宜施工,(24小時均滿足,而不是僅在施工時),如果施工應采取措施。冬季環境溫度低于零度時,雖然可以施工但涂料質量會受影響,如果采用水性材料、自粘材料5℃以下就不宜施工了。
(三)、區間隧道塑料防水板滲漏主要原因
初期支護基面處理不到位、混凝土凹凸不平,鋼筋綁扎時末端有效防護措施、防水板破損、防水板鋪設時與初期基面不貼實、澆筑混凝土時受力破損、防水板搭接處按質量有著缺陷接縫不密實等。
(四)、施工縫、變形縫、誘導縫、管根處、樁基礎等細部節點易滲漏
建筑防水工程的滲漏,尤其是細部節點存在滲漏幾乎是所有工程都會出現,地鐵工程也不例外,在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原因中已列為主要原因。但隧道的施工縫滲漏也是存在的。隧道施工沒有環狀縫,縱向縫,縱向縫安裝遇水膨脹橡膠條時未預留凹槽,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使膠條膨脹后不能緊貼混凝土,形成滲漏通道,橡膠條在澆筑混凝土前已膨脹致使混凝土結構收縮時,失去膨脹能力形成縫隙;縱向縫止水帶安裝偏移,不順直等均會使安裝止水帶部位留有縫隙形成滲水通道。
地鐵工程是百年大計的工程,所以地鐵防水工程從防水等級、材料選用、施工及管理四個方面卻應當有比其他建筑工程更加高標準和更嚴格的要求。同時由于地鐵工程土建工法多,不同環境,不同地理位置土建工法不一。工法不一帶來施工工藝的復雜,也給防水工程施工帶來難度。所以,確保防水質量,首先是要在此重申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功能的組成部分,沒有防水就沒有地鐵工程的施工功能和安全運營。解決防水問題要設計、材料、施工、業主、監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按著規范指導下高標準設防和選材、規范化精心施工、嚴格管理、科學管理。
內容來源:河北省建筑防水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涉及的部分文案、圖片、視頻摘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本站不對其準確性負責。部分內容、圖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內容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如有問題,請聯系刪除。